煜城文档网 > 工作总结 >

文化和旅游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3篇

| 浏览次数:

 文化和旅游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3篇

领导干部在2023年招商引资工作总结会上的讲话近年来,xxx经开区始终把制造业摆在突出位置,聚焦省“xxx”要求,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锚定“xxxx”发展目标,狠抓“xxx”,合力打造“xxx”营商环境。坚持以服务好现有企业为落脚点,引导鼓励支持技术改造挖掘增量,以招大引强培育增量,招商引资和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平稳较快发展。近三年来,园区新上增资扩产项目xx个、总投资超xxx亿元,实现以商招商项目xx个、总投资近xxx亿元,总部搬迁至园区企业xx家,拥有上市企业x个,正在推进上市企业xx家。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  文化和旅游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的文章3篇,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文化和旅游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篇1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工作成效1-9月,全区共接待游客381.6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87亿元,同比增长45.88%、42.14%。预计全年共接待游客4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亿元。文旅事业和文旅康养首位产业迈出坚实步伐。

  (二)主要措施

  一是品牌创建成效显著。“三区同创”有力有序推进,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创建“海山情园”“空港花海”AAA级旅游景区2个。古镇川陕渝特色美食街、登科公园、未来之眼、龙舟公园、神牛溪等特色街区、园区和景点、景观惊艳亮相,成为年度文旅新名片。新培育巴山民宿2家,“张家院子”获评xx首家“天府旅游民宿”。新开发文创IP1个,完成衍生产品20余件(套);新开发巴山棕编、竹编香薰盒等创意产品15件(套)。罐子沟荷花谷、海山情园入选“乡村是座博物馆”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二是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包装储备项目120个,储备项目转化开工8个,积极申报“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集聚区”、文旅融合示范项目,“米仓文化主题公园”纳入省“105”重大工程项目,并推送至国家“102”重大工程项目库。启动米仓文化主题公园建设,完成花问堂二期部分主体施工。完成古镇红色研学基地红军经理处、县委大院等精品展陈并对外开放。新建旅游厕所15座。实施市区重点文旅项目4个,总投资20.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4.2亿元。

  三是文旅融合持续深入。编演沉浸式情境剧《金榜题名时》,还原xx学子登科及第吉庆场景,提升登科公园游客参与体验度。指导“船说”公司创新表演技艺,提升《xx船说》夜游演出质量。改编、提升《打亲家》《难了人情债》《县官下乡》等文艺节目,深入海山情园、古镇万寿宫、登科公园等景区景点,常态化开展文艺演出进景区活动30余场次、文化下乡15场次。以申报“十大碗”“龙舞”省级非遗项目和“蒲道官斩巴蛇”“棕编”“叶雕”市级非遗项目为契机,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提升景区特色文化影响力。开展“年在xx”“二月二文昌会”“油菜花节”“划遍xx”龙舟赛和“古镇夜游季”等大型文旅活动10余场地,营城聚人成效明显。

  四是公服效能显著提升。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规范化、常态化免费开放,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共享服务机制。以“乡村振兴”工作为契机,全面督导全区文化阵地和广电运行情况,文化活动阵地和广电设施有效维护、运行规范。建成“智慧广电”综合管理平台,广电服务转型升级。新建文化分馆2个、图书分馆1个、新型阅读空间1个、非遗工坊(传习所)1个、村史馆10个,建成区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镇2个、样板村19个。聚焦市场安全有序,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和疫情防控,开展执法检查400余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300人次,检查企业500余家次,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60余条,全区文旅市场安全稳定。

  五是宣传推介纵深发力。赴xx、xx等地“走出去”开展宣传推介和投资促进活动,与xx艾绿、西旅集团等知名企业成功达成合作意向。购买移动、电信手机宣传短信100万条,投放、发布xx文旅动态60余万条。结合观光巴士巡游,组织《xx船说》“路演”,制发精美宣传折页2000余份。以图文、小视频为主要形式,利用“xx文旅”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信息150余条(期)。完善“一机游xx”小程序,上传景区景点、餐饮、住宿、游线等信息,适时更新发布内容,方便游客通过手机APP快捷获取xx文旅信息。统筹报刊电视宣传推介,国省级宣传报道12条(期)。

  (三)特色亮点一是夜游成势。《xx船说》演艺区、登科公园、未来之眼和xx古镇夜色交融、璀璨夺目,形成美轮美奂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二是文艺出彩。xx扬琴《黄荆树》入列第十九届全国群星奖复赛作品;xx车灯《打亲家》代表xx市参加xx省第六届群众广场舞总结展演,代表xx省入围全国第十九届群星奖广场舞决赛。三是广电创新。实施智慧广电示范项目,推进广电与文化、旅游融合,拓展广电服务范围,“1+4+N”应用体系及经验做法在全省全国推广。

  (四)获得区级以上的表彰奖励1.xx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荣获“金熊猫奖”;2.局党组书记、局长xx被xx市妇女联合会授予xx年度xx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3.局办公室刘昭宏被文化和旅游部、中央文明办评为xx年“圆梦工程”优秀志愿者;4.“叶雕灯系列”获xx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铜奖”;5.舞蹈《打亲家》在参加xx省第六届群众广场舞总结展演的15个作品中排名第一,获得“一等奖”;6.“划遍xx”龙舟公开赛,“文旅凤舞”队获得甲B女子组200米第三名、500米第三名;7.柳林镇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入选全省xx年“十佳广电公服网点”;8.xx市公布xx年度文旅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六个一批”入选名单,xx区“相约古镇”项目入选“优秀品牌”,区文化馆、美术馆入选“全民艺术普及基地”,区图书馆入选“全民阅读推广基地”。

  二、主要问题

  一是疫情影响严重。疫情导致旅游半径缩小,人口流动减少,旅游营业收入大幅下降,文旅投资安全风险增大,市场主体培育难度增加,发展节奏放缓。二是城区原住民少。xx区属xx年建成的全省最年轻的县级行政区之一,城区常住人口不足10万,消费潜力薄弱,营城聚人需进一步强化。三是特色产品不多。大多数产品属传统型、过境式产品,形态单一、同质问题突出,体验型、参与型产品较少。四是产业融合不紧。一些业主缺乏整合意识和品牌意识,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缺乏横向合作,产业融合度低,产业链过短,资源、资本、资金转化活力不够。

  三、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总揽,坚持旅游品牌化、城市景区化,全力推进“三区同创”,突破发展文旅康养首位产业。力争2023年全区实现接待游客53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48亿元。

  一是坚持项目攻坚,建强核心景区。包装、储备、争取、申报、实施一批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引爆性”文旅项目,加快推进米仓道文化主题公园、“花问堂”二期、新自然国际康旅度假小镇、xx不夜城、旅游大数据中心和古镇文旅融合提升等重大项目,打造一批文旅新地标,增强xx文旅辨识度,加快建设旅游新城。

  二是坚持品牌引领,加速文旅发展。突出历史文化,擦亮“相约古镇”品牌;依托川陕苏区革命旧(遗)址,打造红色教育品牌;以《xx船说》为龙头,融入夜宴、夜娱等业态,形成xx夜游品牌;围绕美食街、“十大碗”和“花间堂”“张家院子”,推出餐饮住宿品牌;举办节会赛事活动,做响节会品牌。全面实施品牌引领,推进营城聚人。

  三是坚持效益导向,推动业态融合。针对疫情形势,突出周边游、近郊游、本地游和体验游、康养游、亲子游,推进文旅、城旅、农旅、商旅、体旅、婚旅、康旅融合互促,打造系列文旅IP,培育个性化、多元化文旅产品,让古镇游、红色游、夜间游、乡村游竟相绽放,推进观光游向体验游转变、过境游向过夜游转变,促进全区域、全时段、全要素、全产业发展。

  四是坚持服务为本,提升文旅品质。深化文明礼仪和劳动技能培训,提升文旅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完善旅游标识标牌和文旅基本配套,构建文明、诚信、规范的文旅市场。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宣传引导,全面提升xx文旅的知名度、便捷度和影响力、吸附力。

 文化和旅游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篇2

  一年来,围绕“挖掘梳理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整合包装秧歌文化、温泉文化,对接融入黄河文化谱系,丰富文化强县建设内涵”,县文化和旅游局抢抓机遇,深入谋划推进文化强县建设,全面落实县委“打好文化强县攻坚战”的决策部署。

  一、工作情况

  (一)深入整理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成立文化研究会,从宣传推介的角度编撰《走进商河》系列文旅丛书(《黄河之子》《秧歌之乡》《非遗之花》《红色之歌》《品味之乐》《生态之美》),对商河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化挖掘阐释。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力度,革命烈士陵园、萧华抗战指挥所分别入选省、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公布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增至30处。完成田东古墓文物保护及展示工程。商河县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又通过省文旅厅备案批复,成为xx市首家国有行业博物馆。韩庙镇店子村、龙桑寺镇刘集村正在组织省级红色文化特色村创建申报。

  (二)突出秧歌文化,扎实推进非遗“两创”。保持非遗全民活跃度,今年4月份,“文旅中国·百城百艺”xx年非遗传播活力排名中,我县在全国100个城市中位列第12位,在xx省位列第一。推进“非遗进校园”,2所小学入选xx省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鼓子秧歌广场舞《欢欣鼓舞》入选xx省舞协“舞动千万家”首期教材。创编《大河之声》《花鞭鼓舞俏妞妞》《乐舞金秋》等非遗题材作品,并参加国家、省、市各类展演活动。其中,以商河鼓子秧歌编创的作品《大河之声》荣获全省、全市广场舞展演一等奖第一名,并作为全省唯一参加国家文旅部第十九届群星奖广场舞决赛,获得了国家文旅部颁发的入围奖。围绕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筛选“xx手造”非遗项目21个,商河老粗布提名“xx手造·优选100”,安琦布业、少得利火烧被联合认定为“非遗工坊”,并列入市级“非遗工坊”项目库。策划推出以鼓子秧歌、糖酥火烧等非遗项目体验为主题的研学旅游产品。11月,我县“以创建为引领助推乡村振兴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被国家文旅部评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

  (三)发挥温泉优势,培育壮大文旅产业。发挥温泉文旅康养招商专班牵头单位的作用,协同相关部门,先后邀请xx健康养老集团、太平养老保险、xx大健康集团、新旅界文旅发展有限公司等近20家文旅康养企业来商现场考察,签订海峡两岸温泉康养中心项目战略协议。推进民宿业提质增量,“温泉花乡民宿集聚区”获评xx市“泉城人家”民宿集聚区,19间民宿客房荣获“泉城人家”五星级民宿,温泉民宿创意设计夺得全市精品民宿创意设计一等奖。目前,全县8家民宿客房达到136间,其中星级民宿122间。以“喜迎二十大·畅游新商河”为主题,策划开展以赏花、骑游、采摘等为主题的旅游节会活动15个。孟庄铺村今年被评为“xxxx文旅新锐榜”创新品牌十大乡村旅游目的地。强化区域文旅协同发展,成功举办商河温泉文化节。牵头联合乐陵、惠民、济阳、齐河等7个区县文旅局,共同发起成立了省会经济圈区县文旅发展联合体,推动鲁西北区域文旅一体化进程。

  (四)扬长补短,提升文旅公共服务效能。借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优势,策划开展新创作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征集活动,征集各类文艺作品600余件。新创群众小戏小剧3部,其中2部作品荣获全省群众性小戏小剧一、二等奖(均为全市唯一)。推进群众特色文艺团队建设,获得省、市歌咏、舞蹈等比赛奖项17个。积极创建xx市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村,怀仁镇和袁窦村、洼李村、刘集村、孟庄铺村4个村获评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和村。推进全民阅读“书香商河”品牌建设,新建泉城书房1处,新建图书馆儿童主题分馆1家,城乡书房2家,阅读服务点达到13处,培育阅读推广机构4家。贾庄镇荣获“xx省第七届全民阅读书香之乡(镇、街道)”。线上推出各类文化活动400余期,点击浏览量300万次,其中储家村全国“村晚”线上展播量超过150万次。实施“百戏千影进万家”文化惠民工程,“一村一年一场戏”演出551场次,农村公益电影播放1600场次,均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举办第二十届消夏广场文艺晚会10场次,惠及群众50万人次。

  二、2023年工作打算

  聚焦“打好文化强县攻坚战”,充分发挥文化强县建设专班办公室职责,制定《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强县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文化强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文化强县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加快推进文化强县建设。结合文旅工作实际,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群众文化满意度。完善三级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协助推进西城区文化馆、博物馆建设。加大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投入,推动镇村公共文化设施设备常态化更新,保障文化服务功能持续性发挥。深化“五位一体”全民阅读改革工作,推动“书香商河”全民阅读品牌建设,丰富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积极推进县级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顺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状态,探索从线下到线上、由集中到分散的文旅活动组织形式,做好重要时间节点的重大活动的举办和“一村一年一场戏”、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的开展,不断提升群众文化满意度。

  (二)抓好以鼓子秧歌为代表的非遗活态传承,赋能特色产业发展。持续保持非遗全民活跃度,抓好“非遗进校园”工作,策划开展鼓子秧歌展演展示。做好非遗创编,打造精品演出队伍和传承示范点。紧盯国家级、省级文化赛事,等划好各类鼓子秧歌外演活动,让商河鼓子秧歌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绽放光彩。结合“xx手造”“好品xx”评选,引导生产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培育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开展“非遗工坊”认定。加强与xx建筑科学研究院、xx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等专业机构合作,研发以鼓子秧歌为代表的系列文创产品。鼓励引导非遗生产企业打造非遗研学旅游基地。

  (三)抓好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挖掘保护,推进文博事业发展。深入挖掘整理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文化资源库。加强各级文保单位和馆藏文物的资源保护和展示利用。全力做好考古前置工作。加大文物征集力度,不断充实博物馆内容。鼓励支持村史馆的建设和非国有博物馆(纪念馆)提档升级。用好红色文化旧址、场馆,策划开展系列红色文旅活动。

  (四)抓好温泉旅游产业培育,打响鲁西北区域文旅品牌。充分发挥文旅优势资源,做大做强温泉旅游产业。以商河县温泉康养融合发展试点区为发展基础,协调推进xx健康集团温泉康养项目、温泉基地三期、欧蔓民宿续建等项目建设,合力争创以温泉康养为特色省级旅游度假区。充分发挥温泉文旅康养招商专班职责,强化文旅项目招引,积极协助历史文化公园项目建设,跟进签约、在谈项目。进一步整合县域文旅资源,丰富花博会、温泉文化节等活动内容。策划开展系列乡村旅游节会活动,打造近郊游、自驾游产品体系。发挥省会经济圈区县文旅发展联合体作用,实现区域合作常态化,共同打造面向京津冀客源市场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提升商河作为xx“中国温泉之都”重要承载地的品牌知名度和吸引力。

 文化和旅游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篇3

  根据要求,现将县文化和旅游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3年工作情况

  (一)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完善。服务效能持续提升。文化馆、图书馆、抗战纪念馆持续开展免费开放服务,图书馆接待到馆读者4600余人次,外借图书、期刊6000余册次,举办展览8次,采购图书1200余册,期刊37种(类);组织图书进校园、进机关、进军营活动,现配送图书3000余册次,服务官兵、师生、群众2800余人。抗日战争纪念馆、××纪念馆、党史人物陈列馆等共接待参观1800余人次,接待服务社会教育活动50余场次;县图书馆、县文化馆、松山子高地文物本体保护等在建项目有序推进。群众文化不断丰富。开展惠民演出共计56场次,群文辅导培训158场次,灯光音响保障共计15场次;积极组织喜迎党的XX大线上系列展播活动12场次,创作文艺作品快板《×××》、×族说唱《××××》,其中《××××》荣获×省第五届群众文化“彩云奖”×市级初赛曲艺类一等奖;开展数字文化建设,完成线上画展86幅、视频9条、资讯6条、发布活动4场;举办传统文化×族服饰培训班,培训50人次。

  (二)文化遗产保护有序开展。认真落实文物安全工作责任,强化文保单位、文物点安全巡查,年内无文物安全事件发生;有序推进文物的保护修缮,松山战役旧址之日军司令部旧址、日军军政班本部旧址、日伪县政府旧址修缮工程和消防安防工程、董家沟慰安所旧址消防安防工程完成验收,松山子高地文物本体保护项目和松山战役旧址陈列展示项目有序推进。非遗传承保护取得新成效,×族萨片麻姑制作技艺、×族麻纺织技艺、象达面塑成功申报成为×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三)文旅品牌打造取得突破。始终聚焦“旅游品牌化战略”,持续巩固提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邦腊掌温泉养生度假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通过市级初评,待省级专家实地测评。品斛堂申报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勐糯大寨社区申报全国旅游重点村通过市级初评,神泉民居客栈申报通过省级专家实地评定,邦腊掌温泉获评五星级温泉旅游企业。持续打造勐糯、龙新、镇安、龙江等乡村旅游示范点,提升基础,丰富业态,完善服务。龙江稻花鱼、傣味大寨、多彩镇北、传统农耕雪山、蚌渺湖露营、勐冒农旅体验等乡村旅游品牌雏形初显。组织松山景区、镇北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餐饮业服务人员共计300余人次开展了服务礼仪、讲解、餐饮接待等3期专题培训,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从业人员服务水平。

  (四)文旅行业逐步复苏回暖。始终聚焦“市场主体培育”,不断优化文旅发展环境,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六稳”“六保”安排部署及文旅行业纾困解困、恢复发展、稳增长等政策措施,及时汇总、制作政策汇编,并通过媒体宣传、政策解读、企业座谈、企业走访等多种形式,深入文旅企业宣政策、问需求、解难题。建立文旅项目融资需求库,组织金融机构与文旅企业面对面沟通对接,积极帮助文旅企业提振信心、度过难关。组织“×人游×”产品,推出相约龙江湖畔、体验最美温泉、七彩镇安、腊勐红色文化之旅、象达勐蚌小香格里拉之旅、畅游龙新等×境内一日游、两日游多条线路,成功带动×自驾周边游、周末游、亲子游,效果明显。2023年1-9月份,全县共接待游客312.75万人次,同比增长33.38%;实现旅游收入35.25亿元,同比增长38.65%。

  (五)文旅产业项目加快推进。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大抓项目年”“大抓产业年”的安排部署,积极储备文旅项目58个,纳入全县“十四五”规划53个,共申报市级“35102”项目6个,纳入省级提级管理项目清单2个,邀请策划公司包装策划文旅项目10个。市级下达年度全县文旅固定资产投资任务90400万元,截止9月底完成投资61959万元,完成任务数的68.54%。县级下达年度文旅固定资产投资任务65608万元,截止9月底已完成投资46924万元,完成年度任务数的71.52%。

  (六)文旅市场管理有序推进。结结合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房屋建筑安全等工作,不断强化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大力开展日常巡查检查,今年以来文旅系统共出动市场检查人员240人次,检查各类文化旅游场所320家次,办理娱乐场所违法案件2件,×县旅游购物退货监理中心受理退换货23起,涉及金额19.53万元;共受理举报、投诉4起,办结率100%,有效净化了市场,保障了我县旅游市场正常运行。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文旅融合深度不够。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优秀文化尚未得到很好彰显,旅游景区特色定位不够准确、清晰,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凸显不足,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存在短板;文化、旅游的合作不够畅通,缺乏完善的制度作保障。

  (二)文化服务水平不高。存在公共文化服务硬件设施落后、服务项目单一、经费保障不到位、人才断层等问题。

  (三)旅游基础设施薄弱。县域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尚未充分释放,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景点“小、散、弱”现象突出,乡镇、村之间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从“景点旅游”到“串景成线”还有较大差距,全县性的旅游品牌和精品路线缺乏,全域旅游大格局尚未形成。

  三、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县文化和旅游局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落实县委的决策部署和县政府工作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注重文化建设惠民生。持续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丰富产品服务供给,提升文化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激发城乡文化活力。精心组织学习宣传党的XX大主题文艺创作,创作一批主题鲜明、特色凸显、形式多样、群众欢迎的文艺作品。强化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统筹文物保护利用与红色旅游发展,抓好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人管理,继续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活动。

  (二)加快产业升级促发展。持续推动旅游品牌创建,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省级最美乡愁地;聚焦温泉康养、红色研学、乡村旅游等主题,合理布局并培育创建旅游度假区、旅游名镇(名村)、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优化提升景区品质,推动A级景区提级增量和“绿美景区”建设。丰富产品业态,以“县域旅游小环线”为主脉,灵活串联各乡镇旅游景区(点),引导旅行社推出“点单式”自由组合服务,增强旅游线路市场化水平,形成覆盖全域,适应各类人群和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体系。进一步丰富产品业态,完善消费要素,多渠道加大对外宣传,落实“×人游×”活动,组织“×人游×”产品,进一步延长全县文旅消费链条,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乡村旅游试点,深挖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的消费潜力,做好游客引流,切实增加全县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

  (三)抓实文旅项目增投资。抓好文旅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完成各级下达的指标任务,完善文旅重大项目建设库、招商库动态调整;提升文旅项目的策划包装水平,强化部门联动对各项前期手续办理工作提前介入、主动对接、及时服务,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建设;抓紧实施松山大遗址纪念园项目扫尾工程,加快“松山两馆”布展进度,以红色教育为主基调不断丰富景区业态,持续精准开展招商;全力以赴推动三关温泉颐养新村、三关七仙谷温泉半山酒店、图书馆、文化馆等在建文旅项目工程进度,尽快打通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堵点,推动项目早日投入运营。

  (四)培育市场主体激活力。认真贯彻落实《×省关于文旅行业的纾困帮扶措施》、《关于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加快旅游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支持文旅行业恢复发展的政策措施,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解读,切实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使涉及减税、降费、降低成本、财政支持、投资、金融扶持等各个方面的政策能够惠及文化和旅游企业。

  (五)加大品牌宣传塑形象。分析塑造×整体旅游品牌形象宣传,形成×文旅IP,加强与主流媒体、网络红人、新媒体平台等合作,提升“×文旅”新媒体矩阵宣传力,进一步健全完善多层次、网络化的推广营销体系。借助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南亚博览会等平台,全方位宣传推介×文化旅游,适时组织企业开展文化旅游促消费系列活动。加强对外宣传力度,提高营销准度,针对不同目标游客群体,策划拍摄旅游宣传视频,争取在抖音、小红书等顶流媒体上推送,扎扎实实从流量做起,最终让流量变现为游客量和实实在在的人均花费。

  (六)管好行业秩序守底线。继续落实旅游市场秩序整治“22条措施”和旅游从业人员“八不准”规定,依法整治“不合理低价游”、强迫购物等市场乱象,不断完善“1+3+N+1”综合监管、“30天无理由退货”、游客投诉“零暂存”等机制。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管理,科学精准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好各类设施、场所、活动等防控措施,抓好滞留游客、隔离酒店等应急体系建设,防止疫情通过文化和旅游活动传播扩散。严格落实好文旅行业意识形态安全、国家文化安全、安全生产、房屋建筑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等各项工作,坚决防范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和重大网络负面舆情,牢牢守住文化和旅游工作“政治底线”“安全底线”,确保×文旅行业安全、稳定、高质量发展。

推荐访问:旅游局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