煜城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党建材料 >

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剖析检查材料

| 浏览次数:

按照中共X市委组织部关于以案促改工作要求,市X认真组织开展围绕……等三起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剖析、以案促改工作。本次民主生活会上,本人深入学习了市委、市纪委领导的以案促改工作讲话精神,对照案件反映出来的问题,深刻反思,认真查找本人在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和廉政风险,并制定整改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对几起案件的分析认识

通过对这些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主要认识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想信念动摇。认真剖析这三起案件,……等人长期不注重理论学习、党性锻炼,思想“缺钙”,底色蜕变,背弃了共产党员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是其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根本原因。二是纪律规矩松弛。这些案例警示我们,如果把党章党规党纪抛在脑后,就会丧失底线,什么规矩都敢破、什么“红灯”都敢闯,进而不断滑向危险边缘,甚至走上不归路。要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常怀敬畏之心、律己之心,不踩底线、远离红线,始终做到讲政治、守纪律、懂规矩。三是手中权力滥用。回顾……等人的蜕变轨迹,都是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与老板们勾肩搭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违规选人用人、插手项目建设和企业经营,既想当官、又想发财,理不清“亲”“清”政商关系。

二、对照案例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方面。一是认识不够足。没有深入思考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的深刻内涵,对安排X“八项规定”的常学常新工作不够及时、有效,将上级文件精神停留在口头上、书面上,落实到措施上、行动上偏少。二是监督乏力。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X陆续出台了一些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但是有些制度的制定者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监督别人义无反顾、监督自己手下留情,缺乏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X缺乏专职纪检干部,纪检监察工作由于人员不足,导致不敢监督或是监督不到位。三是执行不力。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落实“八项规定”,难在长期坚持。由于党的建设和党员领导干部作风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也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所以必须长期坚持。从近期情况来看,对“八项规定”的监督执行还存在一定的“老好人”思想,有时处置问题不够及时。

(二)选人用人方面。一是缺乏一套客观公正的实绩评价考核机制,有的群众认为被选人的素质和能力不高,难以胜任新的领导岗位;
有的群众认为被选人的素质能力还不如自己,心存不满。一方面对被选人的作风不满意,由于目前
X尚未建立对干部监督的有效机制,存在被选人工作作风不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少,不够担当等一些问题。另一方面对被选人的性格不满意,由于干部平时与群众的沟通联系不足,加上有的干部性格偏激、说话做事不注意分寸,导致群众认为他们不胜任、不合适。二是选人用人的制度不完善。由于《条例》对有些问题未作具体规定,组织实施起来不能准确把握。如:初始提名由谁提名、在什么范围提名、如何落实提名责任等要求不明确;
民主推荐、民主评议、公示制、票决制的范围和方式亟待改进;
由于缺乏岗位职责规范和任期目标,对不同类型干部实绩的考核没有明确标准,是否称职、胜任,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评价,导致干部正常退出缺乏评定标准。三是选人用人的信息不透明。发布信息内容不全面,如任前公示,只公示干部的基本情况,不公示干部的工作实绩、业务能力及廉洁自律等情况,群众在民主测评推荐时往往凭主观印象“划圈圈”。意见反馈不及时,对群众反映的意见没有进行组织调查,有的甚至无反馈,群众觉得提意见无作用。发布范围不“对口”。对干部信息没有在其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以及有业务联系的单位进行公示,群众得到的信息不系统,仅在本单位内部公示,缺乏公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推荐访问:剖析 检查 材料 专题民主生活会 案促改